11月18日-11月19日大模型日報合輯

【11月18日-11月19日大模型日報合輯】OpenAl的投資者正在向董事會施壓,要求Sam Altman 重返公司;Sam Altman被罷免背後:首席科學家Ilya推動,高級員工離職,競對開始 搶人;傳下去,這個地方上ChatGPT黑名單了;玩轉圍棋、西洋棋、撲克,DeepMind推出通用學習演算法SoG
OpenAl的投資者正在向董事會施壓,要求 Sam Altman 重返公司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18
2023年科技圈年度大戲-OpenAI 「政變」正在上演。 OpenAI於美國時間11月17日突然宣布解僱CEO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 而最新報道顯示,阿爾特曼重返OpenAI也不是不可能。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通報,OpenAI的投資人正在向OpenAI董事會施壓,要求撤銷罷免這項決定。 上述知情人士還稱,微軟CEO Satya Nadella一直與阿爾特曼保持聯繫,並承諾無論阿爾特曼下一步採取什麼措施,都會支持他。
OpenAI 的權力遊戲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19
今年 3 月,GPT-4 發布,OpenAI 拿到微軟龐大投資。 馬斯克(Elon Musk)在社群媒體上說:「我很困惑,我捐贈了1 億美元的非營利組織,怎麼變成了一個市值300 億美元的營利公司?」現在OpenAI 的估值 即將達到900 億美元。 但今天的衝突證明,它依然不是個以追逐利潤為第一目標的機構。 美國當地時間週五, OpenAI 董事會宣布開除 CEO 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給出的理由是他與董事會溝通時不能始終坦誠,妨礙了董事會履行職責。 董事會不再相信他繼續領導 OpenAI 的能力。 同時,OpenAI 董事長兼總裁格雷格·布羅克曼(Greg Brockman)也被逐出董事會。 他在社群媒體上宣布離開 OpenAI,說 「我和山姆都對董事會的行為感到震驚和難過」。
Sam Altman被罷免背後:首席科學家Ilya推動,高級員工離職,競對開始搶人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0
OpenAI 官方罷免 Sam Altman 執行長職位的消息震驚全球科技領域。
而且公告中,OpenAI 嚴厲的措辭讓人浮想聯翩:「Altman 先生的離職是董事會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定,董事會認為Altman 先生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中不夠坦誠,妨礙了董事會履行職責的能力。董事會 不再相信他有能力繼續領導OpenAI。」這讓很多人感慨,Sam Altman 拿到了賈伯斯一樣的劇本。 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什麼原因 OpenAI 董事會突然罷免 Altman? 我們一一來梳理下目前所知的一切。
玩轉圍棋、西洋棋、撲克,DeepMind推出通用學習演算法SoG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1
AlphaGo 之後,DeepMind 又推出了贏得西洋棋的 AlphaZero、擊敗《星海爭霸 II》的 AlphaStar 等等。 使用搜尋和學習的方法,AI 在許多完美資訊博弈中表現出強大的性能,而使用博弈論推理和學習的方法在特定的不完美資訊博弈中表現出強大的性能。 然而,大多數成功案例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專注於單一博弈專案。 例如,AlphaGo 不會下國際象棋,而 AlphaZero 雖然掌握了三種不同的完美資訊博弈,但 AlphaZero 無法玩撲克牌,也不清楚能否擴展到不完美資訊博弈。 此外,現有研究往往會使用特定領域的知識和結構來使 AI 實現強大的性能。 現在,來自 Google Deepmind 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利用自我博弈學習、搜尋和博弈論推理來實現強大博弈性能的通用學習演算法 ——Student of Games(SoG)。 研究論文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
傳下去,這裡上ChatGPT黑名單了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2
ChatGPT的審查制度被吐槽太瘋了。 有網友讓它設計一棟未來住宅,卻被告知違規,實現不了。 回頭一細瞅這提示詞,卻怎麼也看不出哪裡不對勁:在新澤西州郊區一個典型的樹林地區設計一棟2050年的未來派單戶住宅。 佔地一英畝,周圍環繞著其他相鄰的房子。 一追問,原來是不可以出現位置資訊。 不只如此,有人讓ChatGPT畫一張人類吉他手與機器人貝斯手一起演奏的圖像,也被狠狠拒絕。 原因是他加了一個「人類要不滿地看著機器人」的要求,ChatGPT覺得不應該表達負面情緒。
金沙江創投朱嘯虎:200多個大模型或收斂到10-20個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3
朱嘯虎認為,200多個大模型很快就會進入收斂期,明年這個時候可能只剩下10-20個大模型,因為大部分大模型現在很難差異化和商業化。 沒有商業化落地的AIGC (生成式人工智慧)都是說故事,投資人很難有興趣。
隱私權政策引發爭議! WPS深夜致歉:“所有使用者文件不會用於AI訓練!”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4
近期,《WPS隱私權政策》中關於美化功能及其對使用者文件處理方式的描述引發關注。 11月18日深夜,WPS官方微博做出回應,在向用戶致歉的同時,承諾用戶文件不會被用於AI訓練目的。 金山辦公表示,在使用美化功能時,僅會為使用者提供優質美化服務,此流程完全符合資料安全及個人資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投資機構 Coatue 發布 115 頁關於人工智慧的研究報告 PPT: 《人工智慧: 即將到來的革命》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5
知名投資機構Coatue 日前發布115 頁關於人工智慧的研究報告PPT,題為’Al: The Coming Revolution'(《人工智慧:即將到來的革命》》,該報告就Al 的現狀、AI 對改善世界的積極 影響、AL 對科技生態系統的改革、開源對AL 的重要性,以及以AL 為中心的技術棧機會等做了分享,並認為人工智慧的巔峰還沒有到來。
亞馬遜Alexa部門裁員數百人 稱將更專注於生成式人工智慧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6
亞馬遜將裁減Alexa語音助理業務部門數百個崗位,理由是業務重點發生了變化,將把更多資源投入到生成式人工智慧領域;亞馬遜還計劃中止一些項目,但沒有具體說明裁員的確切規模或 計劃中止哪些項目。
Discord 將於 12 月1日起停用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Clyde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7
Discord 正在關閉其實驗性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Clyde,該聊天機器人將在本月底停用,到12 月1日,”用戶將無法再在DM、群組DM 或伺服器聊天中呼叫CIvde。”Discord 在今年 早些時候開始測試Clyde 的人工智慧功能,使用OpenAl 的模型讓聊天機器人回答問題並與Discord 用戶進行對話。
GPT、Llama等大模型存在「逆轉詛咒」,這個bug該如何緩解?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8
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的研究者將Llama 等因果語言模型所遭遇的「逆轉詛咒」 歸咎於next-token prediction + causal language model 的本質缺陷,並發現GLM 採用的自回歸填空的訓練方法對這種「逆轉 詛咒」 顯示出更強的魯棒性。 透過將雙向注意力機制引入 Llama 模型進行微調,該研究實現了對 Llama 的 「逆轉詛咒」 的緩解。 研究認為當前主流的這種大模型結構與訓練範式存在著許多潛在的缺陷,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能夠在模型結構或預訓練範式上進行創新突破,以獲得更高的智慧水準。
微軟開放給 Canary 頻道 Windows Terminal 用戶 AI 聊天體驗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29
微軟宣布面向開源社區,開放 Windows Terminal AI 體驗。 開發人員可以免費試用 AI 提供的許多新功能,並可以向微軟提交回饋以改善體驗。
Nature:大模型只會搞角色扮演,其實沒有自我意識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30
大模型正變得越來越“像人”,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現在,一篇發表Nature上的文章,直接否決了這個觀點──所有大模型,都不過是在玩角色扮演而已! 無論是GPT-4、PaLM、Llama 2或其他大模型,在人前表現得彬彬有禮、知書達理的樣子,其實都只是裝出來的。 事實上,他們並不具有人類的情感,也沒什麼像人的地方。 這篇觀點性的文章來自GoogleDeepMind和Eleuther AI,發出後引起了不少業內人士的共鳴,LeCun轉發表示,大模型就是個角色扮演引擎。
效果超越SDXL! 港中大博士生推出超真實人像合成工具,訓練用了3.4億張圖
連結: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1831
為了讓AI畫出的人更逼真,港中大博士生用了3.4億張圖像專門訓練畫人。 人物的表情、姿態,環境的空間關係、光線都能合理佈局,可謂立體感十足。 這個模型的名字叫HyperHuman,主打的就是一個真實立體。 它解決了Stable Diffusion等傳統AI繪圖工具在畫人時影像不連貫、姿態不自然的問題。 而且不僅畫得好,也更加“聽話”,畫出的內容能更好地匹配提示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