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大模型日報

【12月28日大模型日報】研究 字節多模態大模型PixelLM:高效像素級推理,無需依賴SAM 產業 國產具身人形機器人征服複雜場景: 實時感知規劃,動態運動告別“盲走”
位元組多模態大模型PixelLM:高效能像素推理,無需依賴SAM
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4497
位元組跳動智慧創作團隊聯合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第一個無需依賴SAM的高效像素級推理大模型PixelLM。 相較於之前的工作,PixelLM的優勢在於:
– 能夠熟練處理任意數量的開放域目標和多樣化的複雜推理分割任務。
– 避免了額外的、成本高昂的分割模型,提升了效率和對不同應用的遷移能力。
進一步,為了支持這一研究領域的模型訓練和評估,研究團隊在LVIS資料集的基礎之上,借助GPT-4V構建了一個面向多目標推理分割場景的資料集MUSE,它包含20萬個以上的 問題-答案對,涉及90萬個以上的實例分割遮罩。
ScienceAI 2023「AI+材料&化學」專題年度回顧
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4498
傳統的科學探索方式是「愛迪生式」的試誤法。 材料研發週期非常長,而且耗費的人力物力也是巨大的,並且存在偶然性。 新材料的設計與研發往往面臨挑戰:急需的新材料難以快速篩選設計,而設計出的新材料又難以找到高效且低成本的合成配方,擁有合成配方的新材料又會面臨規模化的長週期 探索。 以我國為例,工信部對30 餘家大型骨幹企業調查結果顯示,130 種關鍵材料中,有32% 國內完全空白、54% 雖能生產,但性能穩定性較差、只有14% 左右可以完全自給 。 2023 年大模型千帆競發。
國產具身人形機器人征服複雜場景: 即時感知規劃,動態運動告別“盲走”
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4499
這是國產人形機器人首次基於即時地形感知動態上樓梯、下斜坡。 面對這種“首次”,這名叫CL-1的人形機器人,背後是一家深圳公司:逐際動力LimX Dynamics。 創辦於2022年,但前不久已經官宣了近2億的早期融資,完成資本層面的證明;現在,這家公司放出CL-1的動態測試效果,也就是展示了一波他們向全尺寸人形 機器人進化的新進展。
OpenAI微軟被起訴! 《紐約時報》指控AI侵權,要求銷毀侵權模型和訓練數據
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4500
OpenAI正面臨的或許是史上最難AI版權訴訟。 原告《紐約時報》一紙狀書,220000頁附件,遞交到了地方法院。 當中有個板塊羅列了多達100個鐵證,ChatGPT輸出內容與《紐約時報》新聞內容幾乎一模一樣。
百度 CTO 王海峰:文心一言用戶數已突破 1 億
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4501
在今日下午的百度 WAVE SUMMIT + 深度學習開發者大會 2023 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宣布,目前文心一言的用戶累計數量已經超過 1 萬億,每天用戶的日提問量正在快速提升。
專訪艾倫人工智慧研究院創始CEO:AI成本每18個月就下降一半,明年多模態時代將至
https://news.miracleplus.com/share_link/14502
美國艾倫人工智慧研究院創始CEO、現董事會成員兼顧問奧倫·伊奇奧尼博士對每經記者表示,晶片時代的摩爾定律在AI時代仍然適用,AI的訓練和推理成本可能每18個 月就下降一半。